太康縣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歷屆太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先后提出“畜牧立縣”“ 畜牧創特色”“農業固本,科技先行”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把畜牧業發展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太康縣畜牧業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優化,在優化中提質,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畜牧業由分散飼養到規模養殖,由傳統粗放經營到現代精細經營的轉變,保持了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為豐富居民“菜籃子”,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后榮獲全國秸稈養牛十佳示范縣、全國肉類總產百強縣、中國波爾山羊之鄉、全省畜牧大縣等光榮稱號,連續12年保持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的榮譽。
2017年,全縣肉類總產量達11.12萬噸,是1978年的9.3倍;蛋產量達6.3萬噸,是1978年的42倍;奶類產量由1978年空白發展到1.11萬噸;畜牧業產值達35.38億元,是1978年的202倍,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5.1%,比1978年(9.49%)提高25.6個百分點。太康縣畜牧業經過近40年的快速健康發展,已成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加強組織領導,出臺優惠政策。縣里成立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領導組,主管農業的副縣長任組長,縣委農辦、發改委、財政局、農牧局、土地、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合力推動畜牧業發展。先后出臺了《太康縣畜牧業發展意見》《太康縣關于促進草食家畜發展的意見》《太康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決定》《太康縣畜牧業發展推進年工作方案》《太康縣推進優質草畜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等專題文件,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畜牧業發展優惠政策:一是將畜禽規模養殖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二是整合畜牧業發展扶持資金,落實養殖保險、良種引進、能繁母豬補貼、標準化養殖、糞污治理等獎勵政策。三是將養殖用水、用電等按農業生產電價執行。四是縣政府每年投入200多萬元財政經費,用于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等政策的落實檢查費用。五是加大信貸支持,縣政府積極協調金融信貸部門擴大信貸面和貸款額度,簡化貸款手續,協調農行、農發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每年用于養殖業貸款不低于5000萬元。
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畜牧業多元化發展。一是培植壯大龍頭企業。積極幫助現有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協調貸款、土地等問題,做強做大龍頭企業,更好發揮龍頭輻射帶動作用。二是調整產業結構。在穩定豬雞生產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省兩牛發展政策,大力推進草食家畜的發展;全縣2017年新增百頭畜位以上肉牛育肥場8個,新增肉牛存欄3000多頭,2018年三個千頭肉牛育肥場正在緊張建設之中;太康縣鴻源牧業有限公司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年出欄肉羊12000多只,利潤400多萬元。三是加大養殖污染治理力度。全縣拆除違法違規養殖場3家,并對全縣248家規模養殖場進督導整改,已完善畜禽糞污處理設施的174家,占規模場總數的70.16%;全縣已建成200立方米以上新型沼氣47座,其中1500立方米3座、1000立方米3座,500立方米3座。四是種養結合,發展生態農牧業。積極引導現有生豬規模養殖場進行改造,利用支農惠農資金,助推養殖場走“畜-沼-農”“畜-沼-果”“畜-沼-菜”的生態種養結合模式,實現農牧互促良性循環。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進三產融合發展。一是太康牧原2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7億元,目前已有14個養殖分場、1個種公豬場和1個無害化處日已建成投產,2017年底牧原公司已出欄生豬45萬頭。現3個養殖場分場和1個年生產能力達60萬噸的飼料加工廠正在建設。縣政府與河南牧原實業集團5+扶貧模式的簽約,為全縣1.6萬戶貧困每年分紅3000元以上,實現穩固脫貧。同時太康牧原公司投資近1000萬元完善場區周邊道路和鋪設農田管網61576米,實施沼液就近還田,實現了種養有機結合。二是“糧改飼”試點縣項目。2017年全縣圓滿完成青貯全株玉米1.5萬畝、4.61萬噸任務,可供1.26萬肉牛飼喂,可為養殖場戶節省1000多萬元的飼料成本,為種植戶每畝增加收入近400元。安置和吸納400多名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向二三產業。2018年“糧改飼”項目分配太康縣任務為3萬畝、8.1萬噸的青貯任務。三是太康縣豫源農牧有限公司肉驢養殖項目。該公司是縣扶貧養殖基地,現存欄德州驢600多頭,公司采取“基地+貧困戶”的養殖模式,可帶動200多戶貧困戶脫貧。
健全服務體系,強化服務功能。一是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種繁育推廣體系。積極推廣應用生豬、肉牛、奶牛、肉羊人工授精技術,建成人工授精站點40多個。目前,全縣豬、雞、牛、羊良種覆蓋率達95%、98%、78%、80%以上。二是構筑防控網絡。整合全縣動物防疫技術力量,成立太康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對全縣動物防疫工作的規劃、指導和監督。擇優選聘91名村級防疫員,組建起每鄉鎮3至5人的動物防疫專業隊伍并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三是建立科技推廣體系。以縣畜牧技術力量為骨干,組成送科技下鄉服務隊,常年堅持入村到戶和舉辦畜牧技術培訓班,為農民傳授養殖技術,年開展培訓次數不少20期,受益人數達2萬多人。四是成立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目前,全縣已發展各類畜牧業協會(合作社、家庭農場)372個,發展會員1.6萬多人,進一步提高了畜牧產業組織化程度。
在今后的畜牧業發展中,太康縣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循環發展、綠色發展、融合發展、可持續發展為路徑,積極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畜牧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轉型升級,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全面開啟新時代太康縣畜牧業發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