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畜牧業形勢分析
國內形勢
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種植業并列為農業生產的兩大支柱。畜牧業區別于自給自足家畜飼養,它的主要特點是集中化、規?;?、并以營利為生產目的。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對畜牧業相關肉蛋奶等產品的需求,因此我國畜牧業整體發展良好。2011年我國畜牧業總產值為25194.16億元,2018年達到28697.4億元,發展趨于平緩。
雖然2017-2018年間我國畜牧業總產值下滑,但是主要產品產量仍保持平穩。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豬肉產量5404萬噸,下降0.9%;牛肉產量644萬噸,增長1.5%;羊肉產量475萬噸,增長0.8%。
圖片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畜牧業整體規模龐大,目前行業總產值穩定在三萬億元左右,但隨著國內經濟的平穩發展,行業總產值將恢復增長,及至2024年超過3.2萬億元。
在未來10年,我國畜牧業將進行重大戰略轉型,在農業中率先實現現代化,成為保障食物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性產業。
國外形勢
現以美國、澳大利亞、荷蘭為例,分析其畜牧業規模化養殖的特點,這3個國家都是畜牧業發達的國家,他們的發展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如美國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畜牧業;澳大利亞是粗放型畜牧業;荷蘭是精細型畜牧業。
美國、澳大利亞和荷蘭這3個國家的畜牧業都是以家庭農場為主,飼養規模一般較大。
2005年美國100~499頭規模的奶牛場有1.47萬個,飼養全國30%的奶牛,500~999頭規模的奶牛場有1700個,飼養全國12. 8%的奶牛,規模1000頭以上的奶牛場有1370個,飼養全國31.7%的奶牛。2004年,荷蘭1~29頭規模的奶牛場有4155個,占總數的17.1%,30~69頭規模的奶牛場有12073個,占總數的49.6 %,大于70頭規模的奶牛場有8104個,占總數的33.3%。2004年, 澳大利亞小于100頭規模的奶牛場有919個,100~140頭規模的奶牛場有733個,140~220頭規模的奶牛場有1540個,220頭以上規模的奶牛場有1237個。
隨著農場規模的擴大,大型農場越來越多,農場的總數量隨之減少,少數的大農場、養殖場飼養著全國大部分的畜禽。1974年美國有奶牛場和養豬場約40萬個和47萬個,現在已減少到7.8萬個和5. 8萬個,其中,規模在5000頭以上的養豬場飼養全國55%的豬。1960年,荷蘭有奶牛場18. 5萬個,到2003年,減少到2. 5萬個年遞減4. 5%。1979年澳大利亞有奶牛場2.2萬個,到2004年減少到9600個,下降了一半多。
總結
在疫情之前,全球畜牧業穩步發展。疫情的到來,明顯帶給國外的傷害遠大于國內。因此,國內畜牧業可以趁此機會大步發展,爭取拿下更多的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