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豬企凈賺495億元,養豬持續14月盈利1000元/頭以上后再次跌破,肉雞則一年三虧損
因為“非瘟”和“新冠”,我國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銳減,風口上的“二師兄”著實火了很長一段時間,豬周期也被拉長很多,2020年18家和生豬養殖相關的豬企受益于高豬價帶來的紅利,前三季度凈利潤高達495億元,其中前五家頭部企業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六和以及天邦股份的凈利潤合計為425.71億元,比去年同期106.06億元增超3倍,這五家企業占上市18家豬企凈利潤的86%以上,其中天邦凈利潤漲幅**,高達235.53%,而牧原股份的凈利潤**值**,為209.9億元。
10月27日,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魏百剛指出,隨著生豬生產快速恢復,出欄量增加,豬肉價格已連續9周回落。目前集貿市場價格每公斤47.66元,比今年2月份的**點低了11.98元,回落趨勢明顯。根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新披露的全國生豬出場均價和飼料價格,生豬頭均盈利預期自2019年8月第3周突破1000元/頭之后,到2020年10月第3周,在1000元/頭上方持續了一年零兩個月,10月第4周再次跌破1000元/頭。
發改委分析認為:下月初集團豬場出欄節奏放緩,預計下周豬價或小幅走高,但漲幅有限,豬料比或窄幅調整為主。
對于接下來的四季度,開源證券認為,從上市公司補欄情況看,四季度出欄量有望保持環比高速增長,全年出欄目標無憂。天風證券研報也分析,受益1-9月豬價高位,疊加出欄同比增長,多家養豬公司業績大幅增長,預計四季度豬價仍將保持相對高位,且預期出欄增速環比進一步提升,養豬公司業績高增可期。
豬肉價格方面,農業農村部曾強調,由于四季度是豬肉傳統消費旺季,消費增長與生豬供給恢復同步,供需緊張的關系將逐步趨緩,豬肉價格大漲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魏百剛也指出,2021年元旦、春節這兩大節假日期間,豬肉供應量同比大約會增加三成。后期隨著能繁母豬增加,生豬存欄量增加,出欄量也會很快增加。供應上去后,價格將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
相比豬價,2020年雞肉的行情就“慘”多了,全年低位運行,而且三次歷經虧損,**次虧損從2019年12月第4周到2020年3月第1周持續了八周,第二次虧損從5月第1周到5月第4周持續了四周,而本輪自9月第2周開始出現虧損以來,已經連續六周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發改委測算的數據,本周全國雞料比價為1.75,環比持平。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肉雞養殖虧損為2.88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