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丨權威分析來了:2021年肉牛產銷大概率會“濤聲依舊”
日前,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曹兵海教授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指出,今年肉牛產業大概率會延續2020年的行情,仍將“產銷兩旺”。
據《2020年度肉牛牦牛產業技術發展報告》數據,2020年全年屠宰肉牛頭數約2920萬頭,胴體總產量約為740萬噸,凈肉產量約637萬噸;屠宰牦牛約370萬頭,胴體重平均約128公斤/頭,胴體產量約為48萬噸,凈肉產量39萬噸。
對于消費者來說,去年能明顯感知到牛肉漲價的趨勢,牛肉不夠吃也是行業公認的事實,那么缺口有多大?有行業人士認為,缺口要大于進口的牛肉量。
USDA(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進口牛肉275萬噸,海關總署數據則顯示進口牛肉為212萬噸,而出口量僅為96.65噸,這意味著牛肉缺口至少超過200萬噸。至于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為何比我國海關總署統計的數據多出63萬噸,曹兵海分析認為,這部分包括了熟化的內臟雜碎以及罐頭、牛肉腸等產品,雙方統計口徑不同。對于行業來說,供不應求是產業升級、做出特色、培育品牌的契機。
《2021年肉牛牦牛產業發展趨勢與政策建議》指出,我國肉牛行業長期面臨七大競爭壓力:1、國內同行之間的互動性競爭;2、“標準化”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和產量,另一方面也導致產品“去特色化”和“同質化”。后者在單一市場上形成“標準化價格”,從而讓產品“優質不優價”和“叫好不叫座”,標準化產品的競爭相殺,將折損前者的實現能力和效果;3、其他行業替代產品(豬禽羊肉等)的市場博弈;4、進口產品(種質資源、商品活牛和牛肉)的全線博弈;5、走私活牛和牛肉的產業侵蝕與威脅性競爭;6、劣質牛肉的威脅性競爭;7、假牛肉的惡性競爭。
曹兵海介紹,2020年肉牛牦牛養殖和牛肉消費總體“產銷兩旺”,牛價和肉價同時一路攀升,但因各項成本也同時上漲,全線凈收益的漲幅略好于2019年。行情上漲的背后,養牛企業也在減少,肉牛存欄量下降。
曹兵海認為,2021年大概率會延續2020年的情況,仍將呈現“產銷兩旺”的形勢。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國內牛肉缺口存在;二是國家財政政策鼓勵增加流動性,牛肉消費將得益于經濟增長;三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概率依舊存在,國內更為安全,很多人不再選擇出國旅游,消費能力釋放在國內市場也將拉動牛肉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