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分別將于3月5日、3月4日在京開幕。那么,今年兩會將對畜牧行業產生哪些影響?在兩會代表、委員中,與畜牧業有關的聲音有哪些?
“三農”問題始終是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農”問題始終是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幾年的兩會均對“三農”問題做出了一系列指示。2021年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歷史節點。在2021年的兩會中,國家強調要準確把握兩會對三農工作的部署安排,堅決完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保安全、守底線的目標任務。同時,要編制好“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和相關配套規劃,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扎實推進中央巡視整改。結合我國農業的實際情況,預計在2022年兩會中,“三農”問題仍將是重要議題之一,穩住農業基本盤、堅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實行耕地保護等工作有望在兩會中進一步貫徹落實。
兩會聚焦我國種業發展。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在新冠疫情反復與國際環境存在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影響下,保障國家糧食供給至關重要。結合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具體內容,預計2022年兩會將繼續加大農業投入,保障糧食供給,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同時,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提高自身糧食的供給能力,并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切實保障農民的種糧收益。在我國糧食供給得到保障的基礎上,預計2022年兩會將強調加大種業的研發能力,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而有效提高我國糧食產業鏈的綜合競爭力。
養殖板塊是兩會的重點關注內容。2021年兩會中,部分代表與委員針對畜禽養殖板塊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其中,包括盡快出臺“中國種豬”重大項目研發和推廣后補助政策、建議繼續支持以家庭為核心的中小散戶適度養殖、推動種業公司向育、繁、推一體化方向發展等。今年的一號文件,亦提出了要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基礎產能,防止生產大起大落。預計2022年兩會將針對我國養殖行業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提出相關政策指引,進而促進我國養殖板塊的健康發展。
鄉村振興或成為兩會的關注議題之一。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將鄉村振興擺在重要位置,表示通過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等方式,以產業促進鄉村發展。同時,為實現鄉村振興,建議積極穩妥的推進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擴大鄉村振興投入并強化鄉村振興的金融服務,以推進我國鄉村平穩健康發展。預計2022年的兩會中,鄉村振興或成為兩會的關注議題之一,代表與委員將為全面推動我國鄉村振興提出建設性意見。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媒體溝通會上透露,今年他將提交關于節糧、平穩豬周期、加強培育專精特新等共計8份提案。
在《關于多舉措節糧提效,保證糧食和耕地安全的提案》中劉永好提出三點建議:一、放寬政策,緩解原料短期供需平衡,優化長期戰略布局。一方面以有效舉措緩解短期供需平衡,如放開南美國家的玉米進口限制、適度增加民營企業進口玉米的國營貿易配額規模,強化配額外進口谷物的戰略對接,提高整體市場競爭力和運作效率等。另一方面以政策推動長期戰略布局,鼓勵和保護農民種植油菜籽和大豆等油料作物,提高國內油脂油料產能;支持企業在大宗商品供應鏈體系的數字化轉型,引導和指導企業參與對行情的研究預判,從而減少采購誤判損失,提高資金效率。二、鼓勵飼料企業通過不斷優化飼料配方、養殖企業優化養殖方式,實現節糧目標。三、在當前養殖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國家和相關部門應出臺政策,加大對企業自研節糧育種項目的資金扶持。在《關于穩定生豬產能,降低周期性波動,引導生豬產業平穩升級的提案》劉永好中提出四點建議:一是鼓勵豬肉消費,引導支持生產企業加工研發創新的、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二是細化和完善豬肉收儲以及進出口調控政策,加強市場預期,更有效地發揮政策的調劑作用。三是加大對養殖企業在逆周期時的金融支持,引導機構合理評判,完善金融風險對沖工具。四是通過建立食品原料溯源制度,鼓勵機關單位采購溯源的肉蛋奶產品,引導企業拉通養殖屠宰下游食品一體化的產業鏈,提升上游養殖抗風險的能力。田克恭:建議立項動物用新冠疫苗開發 降低人間傳播風險
2018年非洲豬瘟在我國暴發后,養豬業遭遇沉重打擊,生物安全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熱點。

全國人大代表、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是國內頂尖動物疫病防控專家之一。自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田克恭多次關注生物安全領域。2021年他就提出要“加強我國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建設”“成立中國生物安全學會”等多個建議,目前已取得不錯進展。田克恭表示,今年,他關注的重點之一為“動物用新冠疫苗的開發”,將帶來包括建議國家盡快立項支持動物用新冠疫苗研發以及加快動物用新冠疫苗的審批進度等建議。筆者了解到,在2021年3月31日,俄羅斯動植物檢驗檢疫局宣布,俄羅斯注冊了全球第一款名為“Carnivac-Cov”的獸用新冠疫苗。目前來看,研發動物用新冠疫苗開發的提法,在國內業界較為領先。田克恭還表示,新的一年,他將繼續帶領科研團隊專注于獸用疫苗研發,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持續提升關鍵技術突破能力。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張莉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畜禽品種保護和良種繁育建設做了認真調研。她發現當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還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問題,因此建議加強基層畜牧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打通畜禽糞污利用最后一公里,以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新希望:2022年生豬計劃出欄1300-1800萬頭,近期的PSY也達到了20左右
新希望3月2日表示,公司當前的成本水平距離友商、距離自身歷史上取得過的成績仍有一定差距,公司會全力以赴在各個環節持續改善經營,提升生產效率,不斷降低成本。

公司目前能繁母豬中,三元占比不到10%。經過過去一年養殖規模的快速擴張,現階段公司在養豬的管理能力上有些被稀釋,但同時也在努力改善,向行業最優水平靠近,近期的PSY也達到了20左右。目前存欄的肥豬里,自育肥與代養育肥比例大概是3:5,自育肥與農戶育肥的成本相差不大。2022年度自育肥比例、自育肥場滿負荷率都會進一步提升,但不會特別大幅度地提升,2022年整體出欄計劃出欄1300-1800萬頭,自育肥出欄比例大概在40-50%之間,目前租賃和自建自育肥規模是700萬頭左右。公司2021年年底能繁母豬接近100萬頭,今年希望持續保持在90-100萬頭左右。針對俄烏局勢升級影響,牧原股份證券辦在回復函中表示,公司所需飼料原料主要采購于國內,俄烏局勢對國內飼料原料價格是否有影響尚不明朗。而對于應對措施,牧原股份證券辦表示,目前俄烏局勢對公司暫無直接影響。公司持續采取多種措施降低飼料原料采購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公司會根據糧食市場行情變化趨勢及時調整配方,推行低玉米豆粕配方,降低飼料成本;根據生產需求和市場行情等靈活調整飼料原料采購策略,同時借助遠期合同等工具降低采購價格。
遼寧提出剛性目標:確保豬肉自給率保持在100%以上
3月2日,筆者從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獲悉,遼寧省計劃用5-10年時間,基本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推動產業競爭力大幅捉升,疫病防控能力明顯增強,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完善,市場周期性波動得到有效緩解,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近期,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遼寧省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明確要建立穩定生豬生產的長效性支持政策,持續推進生豬產業現代化。遼寧省明確,在“十四五”期間,遼寧省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要穩定在130萬頭以上,最低保有量不低于117萬頭,遼寧省規模豬場保持在4600個。目前,能繁母豬和規模豬場的保有量已經分解到市,遼寧省要求各地要保持規模豬場(戶)數量總體穩定,同時建立生豬產能調控機制,科學調控能繁母豬存欄量 ,當能繁母豬存欄量明顯高于正常保有量時,加強壓減產能引導,強化能繁母豬監測調度,及時發布監測動態信息,引導市場預期,加快淘汰低產能繁母豬,促使能繁母豬存欄量回歸到正常區間。當能繁母豬存欄量明顯低于正常存欄量時, 采取補貼、信貸、貼息等政策措施,遏制產能下滑勢頭,恢復和增加能繁母豬飼養。與此同時,遼寧省明確要分級建立產能調控基地 ,對年設計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模豬場(能繁母豬存欄500頭以上)及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按照“豬場自愿加入,每月能夠及時準確報送存欄、出欄等生產信息并配合開展產能調控”的原則,建立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同時,遼寧省農業農村廳今年將強化監測數據采集、分析、形勢會商和信息發布,及時發布生豬生產和價格監測信息,及時、準確掌握生產和供應情況,并視情況啟動相應政策措施,確保生豬產業平穩健康發展。雞蛋、淘汰雞及飼料價格是影響蛋雞養殖盈虧的主要因素,其中當雞蛋價格偏低時,飼料成本對盈利的影響加大。多位一線養殖人員透露,年后蛋雞養殖已開始進入虧損期。隨著玉米、豆粕、小料等飼料價格不斷上漲,節后蛋雞養殖成本節節攀升。據Mysteel農產品統計,截止上周,單斤雞蛋的養殖成本已到3.81元/斤,較節前上漲0.24元/斤,養殖盈利也由年前盈利狀態轉為年后虧損狀態。
而且近期受俄烏沖突影響,玉米等大宗商品還在不斷上漲。昨日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飆升至2013年以來最高水平。某飼料廠負責人透露,原料價格漲不停,當前備貨不多,昨天畜禽飼料再次提價,短時間價格易漲難跌。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雞業分析師王秋雨表示,由于養殖盈利也由年前盈利狀態的轉為年后的虧損狀態,養殖端對低價抵觸情緒較大,惜售心理較為明顯,但短期來看終端需求仍屬季節性淡季,蛋價上漲無明顯利好因素,且玉米豆粕價格仍有小幅上漲空間,預計短期蛋雞養殖成本與盈利將無明顯好轉。上述雞場負責人表示,根據歷史規律,蛋雞養殖虧損期一般是3-5個月,預計清明節能有所好轉。他進一步解釋:“清明節走量或許能比現在好些,不指望蛋價能起來。”
2022年3月4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2.65元/公斤;較昨日下跌0.02元/公斤,今日最高為海南,價格16.81公斤,最低為新疆,價格為11.27/公斤。具體來看,全國14個地區上漲趨勢,主要為:北京、天津、遼寧等地;12個地區下跌趨勢,主要為:山西、吉林、江蘇等地;5個地區保持穩定,主要為:河北、內蒙古、上海等地。

根據目前屠企最新調價動作來看,全國豬價依然處在大范圍主穩的行情,只有個別地區豬價迎來漲跌調整。而經過漲跌平衡之后,全國生豬實際收購價的變化并不大。所以對于廣大養殖戶們來講,在3月份前期,全國豬價的總體走勢繼續以穩定小幅波動的狀態為主。
遼沈晚報、財聯社、東莞證券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