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全國生豬均價單日上漲1.12元/公斤,為最近一年來最大單日漲幅。而截止29日,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福建、江西、河南、廣東、北京、上海、天津、山西、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等16省區豬價均已漲破10元大關。
行業判斷,當前消費淡季豬價卻能逆勢上行,主要是供應出現階段性緊張、養殖端挺價壓欄增多、市場二次育肥再度介入等多重因素所致,并預測7月豬價或延續漲勢.
全國均價創近一年最大漲幅
6月生豬市場走勢偏強,月底東北、山東等多地豬價突破10關口,而期貨主力合約突破2萬大關。生豬供應處于階段性偏緊,養殖端壓欄和二次育肥操作明顯,7月豬價或延續漲勢。 6月生豬市場走勢較強,上旬豬價在窄幅區間偏強波動,中旬價格緩慢抬升,下旬豬價上漲節奏突然加快,新牧網豬價指數顯示,6月28日均價9.66元/斤,較 前一日上漲0.56元/斤(1.12元/公斤),為最近一年來最大單日漲幅。東北三省、山東、河南等多地觸及或突破10.00元/斤關口,市場上漲勢頭超乎預料。 截止29日,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福建、江西、河南、廣東、北京、上海、天津、山西、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等16省區豬價已漲破10元大關。 與現貨市場類似,月底生豬期貨市場也是量價齊升,27日主力合約LP2209大漲4.89%并突破20000元/噸,創出近期價格新高,期貨與現貨出現聯袂走強局面。目前下游需求處于淡季,豬價卻能逆勢上行,主要是供應出現階段性緊張、養殖端挺價壓欄增多、市場二次育肥再度介入等多重因素所致。 白羽肉雞能否齊頭并進
從2022年4月以來,全國生豬均價從4月初的 12.34元/公斤上漲至 19.47元/公斤,多數地區實際成交價格已經突破20元/公斤以上水平,漲幅高達 57.8%;白羽肉雞從4.28元/斤,上漲至4.72元/斤,漲幅10.28%,肉類價格迎來加速上漲態勢,白羽能否繼續跟漲生豬?供需關系又有何變化?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從上圖可以看出,生豬和白羽肉雞在價格走勢方面處于同步的共振狀態,直到6月14日白羽肉雞上破近年高點,棚前報價4.92元/斤,此后毛雞價格開始高位震蕩整理。從6月23日前后,生豬和白羽肉雞出現背離走勢,共振減弱。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簡單一說,生豬之所以可以快速走高,漲勢兇猛,一方面受近期國內大面積降雨,導致交通調運受阻。受北方入汛以來最強降水,山東多地遭遇特大暴雨,屠企收購難度較大,助推豬價走高。另一方面養殖場惜售情緒濃烈。4月份豬價上漲以來,養殖場惜售情緒頻繁加深,尤其是豬價接近10元關口,養殖戶惜售情緒再次迸發,市場供應豬源偏緊,目前標肥差距縮小,因此養殖場傾向于大體重銷售;最后自古以來“豬糧安天下”,為確保生豬穩定生產,今年國家已經連續十三次收儲,足見國家收儲托市決心較強,給養殖戶帶來了巨大信心。
而白羽肉雞之所以未能跟漲生豬,一方面受消費渠道不同影響,我國豬肉以家庭消費為主,而雞肉則團膳渠道為主。臨近暑假,學生放假在家,家庭類餐飲消費開始增量,而以學校為主的團膳渠道開始不斷萎縮。此消彼長下,豬肉需求增量,支撐價格上漲;雞肉需求減少,需求面支撐不足。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另一方面,按照Mysteel農產品統計的白羽雞苗出苗量來推算,毛雞出欄或將持續增量。當下毛雞受養殖成本高位和供應偏緊影響,才推漲毛雞至高位,在毛雞增量的態勢下,價格上行阻力較大,毛雞價格易跌難漲;另外近期飼料原料價格快速走低,玉米(2793, -18.00, -0.64%)和豆粕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國內飼料企業開始陸續降價,在養殖成本緩降的背景下,成本對價格的支撐逐步減弱。
綜合而言,生豬有養戶壓欄和消費增量的供需雙向利多支撐;而白羽肉雞則處于供應緩增和消費渠道收緊的雙向利空。所以豬雞在此背景下,出現背離走勢,預計隨雞源的進一步上量,毛雞價格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
(文章來源:各大網絡)